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大一新生。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新生们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,开始崭新的集体生活。
但是,你知道吗?集体生活有别于独立的家庭生活,既新奇,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“危险性”。由于我国是乙肝中高流行国家,有些同学可能会在集体生活中染上乙肝病毒哦
可能传播的途径
进入大学,大学生的一日三餐大都在食堂或学校附近的小餐馆解决,有些人还会选择外卖。此外,宿舍里同学之间共用剃须刀等生活用品的现象也很常见。如果共用餐具消毒不彻底,如果恰好存在口腔溃疡或皮肤上的创口,就会给乙肝病毒交叉传染以可乘之机。
有些同学可能还会采取纹身、纹眉、眼线,打耳洞、舌洞以及割双眼皮等方式来庆贺开始了人生一个崭新的阶段,这会为乙肝病毒的入侵埋下隐患。纹眉、打耳洞这些看似小事,却会让一个健康的人感染乙肝病毒。由于大学新生一般会在一些小店进行这些美容项目,美容器具消毒不严成为传播乙肝的途径。
由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恋爱活跃阶段,亲昵接触会增加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。
不要慌张!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大一新生。经历过高考洗礼的新生们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,开始崭新的集体生活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,
有些同学要提问了,我小时候注射过乙肝疫苗,可以不打吗?
这里就要说到,乙肝疫苗的注射现有的方案是“0、1、6方案”,即在时间间隔0,1,6个月时分别注射疫苗。但是即使这样,仍然会有约5%+的人经过注射后并没有产生抗体,或者是抗体达不到保护水平。
同时,对于产生的抗体,一般是半年到一年抗体水平达到峰值,然后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。为以防万一,医生们建议可以先化验检查一下抗体的浓度,如浓度低于10mIU/ml,就是每毫升血液中至少含有10个毫国际单位的乙肝抗体,可以按照“0、1、6方案”再注射20ug疫苗。
夏季高发,小心甲肝“找上门”
天气炎热的时候,人们喜欢吃烧烤、吃海鲜、喝冷饮,在享受快乐生活的同时,也要小心甲肝“找上门”。
甲型病毒性肝炎(hepatitis A,HA,简称甲肝)是由甲肝病毒(hepatitis A virus,HAV)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损伤为主的急性传染病。该病主要经粪-口途径传播,容易形成暴发及流行。
甲肝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?
1、传染源:急性期病人、亚临床型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。
2、传播途径:
(1)经食物传播。最常见的是食用受污染的贝类水产品,如蛤类、牡蛎、毛蚶、泥蚶和蟹等。另外,生吃受污染的蔬菜水果、凉拌食品等也可引起甲肝的暴发或散发。
(2)经水传播。在粪便和水源管理较差的地方,经过雨水冲刷粪便污染水源,进而发生甲肝经水传播。
(3)日常生活接触传播。主要通过污染的手、食品、玩具、衣物及床上用品等用具直接或者间接经口传入。
甲肝有哪些临床症状?
甲肝的潜伏期为15~50天,平均30天。
得了甲肝之后,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厌油、腹部不适、腹泻、乏力、食欲下降、尿黄、皮肤粘膜黄染等。甲肝的临床症状与年龄密切相关,其中幼童通常为隐性感染,大龄儿童与成人为有症状感染。
如何治疗甲肝?
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甲肝的治疗,临床上以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为主。甲肝一般为急性自限性疾病,预后良好,不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携带者。
如何预防甲肝?
1、控制传染源。对甲肝病人应进行住院或者居家隔离治疗,对甲肝病人的排泄物、食具、物品和床单衣物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。
2、切断传播途径。要做好卫生宣传,加强食物、水源和粪便管理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。
3、防止“病从口入”,贝类等海产品要煮熟再食用,蔬菜和水果在食用前要充分洗净,不喝生水。
4、及时接种甲肝疫苗。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或者灭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肝的感染。
随着疫苗接种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,我国甲肝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临床报告病例数和暴发疫情数大大下降。但是也要认识到甲肝可能产生的疾病危害,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科学防控,共同创建健康生活。
湖南科技大学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提供甲乙肝接种服务
门诊开放时间:每周二、周四、周五
上午8:00—11:30;下午14:30—17:00(冬季)、15:00—17:30(夏季)